第一百八十八章 炒作(3 / 3)

加入书签

烟雾散去,真正能看明白的人却并不多。

更多的人,只是觉得这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大戏,分外地热闹。

韩俊在得知事情的经过之后,丝毫不觉得意外。

当他看到那篇王菲怼阿畅的报道之后,他直接就认为这对许畅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事后也证明了这一点。但让韩俊觉得感慨的,却是EMI的炒作手段,跟水军不同,人家可是正统的操纵媒体,不管表面上口水仗打的如何,对舆论的导向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

跟他们比起来,风向标却只能在网上“兴风作浪”着实弱了不止一个档次。

但第二天某发行量不小的娱乐媒体上特意报道出一篇文章,王菲呛声阿畅,对她胡乱改编自己歌曲的行为十分不满,并保留使用法律手段的权利。

这一下,许畅信了。

王菲如今是个什么势头?算不得天后却绝对属于一线当红歌手。而阿畅不过是网络红人。

当红歌手怼新嫩?

此文一出,舆论立刻分成两派。

当然,韩俊也不会因此而妄自菲薄,毕竟现在才是2001年,等到十年以后你在看?还有多少人去关注传统媒体?又有几个人是不关注网络信息的?不管那些信息是真是假,但是好看啊!

一派力挺王菲,表示国内艺人的版权意识越来越强,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而另一派则支持许畅,认为改编本就是自身能力的一种体现,加上许畅另有五首好歌,正好证明了阿畅实力的全面,王菲这样怼一个新人未免显得太小气了,更有打压新人的嫌疑。

吵吵嚷嚷间,获益最大的却是EMI。

首先他们对许畅成功地亮了肌肉,让被折服的许畅成为了旗下艺人。而原本就是EMI的王菲也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度。同时,在这片文章正火的时候,王菲又亲自站出来指责那家报社断章取义,她的原话只是说阿畅的改变还有很多可改进的地方,也并没有什么不满,她更并没有说任何想要“打压”阿畅的话,作为媒体人应该本着实事出发,不应该以曲解别人意思的手段来达到博眼球的目的。

EMI签下阿畅,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也成了整件事最后的背书。

你看,如果王菲真的是要打压阿畅,EMI根本不会去签下一个跟公司当红歌手有冲突的新人,难道要给自己公司埋定时炸弹不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