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雍和宫庙会(2 / 3)

加入书签

久而久之,来庙会挑担叫卖的人越来越多,卖大串小串的糖葫芦、小孩喜欢的各色风车和带着京味儿的各色小吃,真是琳琅满目,比比皆是。

看到街道两边摊位上的炸灌肠和艾窝窝等特色小吃,几人都停下了脚步。

“东子你可别跟我抢,今儿我请客。”

何雨柱见几个女孩都盯着炸灌肠,表现欲上来了,立马上前掏钱买了六串,王向东也沾光了。

红艳艳的长串的糖葫芦透着喜庆,是最受欢迎的零嘴,于是四个女孩手里又多了一串糖葫芦,边吃着美食边看着表演。

何雨柱已经大声的介绍上了。

“庙会”一词,《汉语大词典》释义为:“设在寺庙内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

庙会是解放后的四九城的春节风俗,最著名的五大庙会是指厂甸、雍和宫、东岳庙、大钟寺、白云观这五个庙会。

东城区就是以雍和宫庙会最是热闹。

雍和宫是皇家寺院,每年都要在正月举行大愿祈祷法会,并跳金刚驱魔法舞,所以,雍和宫的庙会是和每年的金刚驱魔法舞(俗称“打鬼”)联系在一起的。

庙会上当然有各种表演了,各种民间艺人也来此设场卖艺,尤其是那些五颜六色的剪纸,吸引了不少姑娘来争相挑选喜爱的图案。

庙会上叫卖声此起彼伏,吃、穿、用、玩无所不包,引得人们走走停停。

哪边有响亮的掌声响起,人群就往哪边聚集,叫好声不时的传来,引得大伙踮脚翘首张望。

在本世纪初期有个美国人写的《四九城的社会调查》一书中,讲到雍和宫的法舞:“雍和宫又称喇嘛庙,在四九城二十多个喇嘛庙中首屈一指……庙里每天都要举行仪式,唱经、奠酒、撒米和反复祈祷,都非常有趣。不过,每年阴历一月三十日举行的‘打鬼’或‘驱鬼’仪式最为奇特,令人叹为观止。”

十几分钟后,他们六人就汇入人潮中,朝着雍和宫方向前进,但速度慢了下来,人太多了。

这时候何雨柱和王向东就一前一后护着四个女孩,以防走丢,秦玉茹三女则东张西望,新鲜感十足。

何雨柱现在开始介绍庙会上的美食了。

雍和宫庙会由于礼佛之需,最早只卖些香烛等供佛用品和素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