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影响余波(3 / 4)

加入书签

这怎么可能啊?

是啊,这怎么可能呢!

一百多年来,超导研究领域百花齐放,但能做到液氮温区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距离室温超导不知道差了多少个十万八千里呢。

所以,没有液氮冷却系统,肯定是有特殊的原因,应该是赵院士有其它的考虑。

“别想了,这可是赵院士的设计啊,如果我们能够想通,我们就是赵院士了,还会现在这样?”

随着工程的推进,建筑施工也好,反应装置的其它部件施工也罢,都难不倒号称“狂魔”的中国基建者们。唯有“新型”超导磁体的打造和配套的设施,让知晓内情的五名院士炸了锅了,竟然是传说中的“室温超导”!

五名院士内心充满了疑问,一堆的问题来询问赵默。

赵默最后只能是采用强硬态度,说等这个反应堆建好之后,在适当的时机,自然会解密“室温超导”,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按照他的方案去建设反应堆。

<div class="contentadv"> 原本调了过来建设反应堆而心生许多意见的他们,顿时没有了意见,纷纷感叹着“难怪上面做出如此动静”、“难怪上面有了信心建设反应堆”……

一时之间,团队的工作效率比之前更高了。

成员们说着这话,让马涛不由得把那个莫名其妙的想法压了下来,不再想这些有的没的,专心致志的干自己手上的研究工作。

一晃就是一个多月,时间来到了2012年底~

新型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研究中心的大框架已经搭建了起来,占地极广的厂房和办公大楼,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实验装置本身的建设也打好了地基,高度智能化的控制系统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这些都是重中之重,也就比实验装置本身稍逊一筹罢了。

整个的建设过程,随着时间的关系,渐渐的没什么人关注了,有且只有阿美莉卡、小本子、欧盟等国家的情报部门和竞争对手在高度关注。

对此,赵默自然感到欣然。

除了五名院士之外,团队的其他人也有着这方面的大量疑问,毕竟这个新型实验装置和以往的实验装置大不一样,竟然缺少了最重要的液氮冷却系统。

在这方面,专业是超导材料研究的马涛的疑问无疑是最多的。

某个夜晚,和团队其他人闲聊时,他的脑子里都会莫名的闪过一个想法:“还在造的超导磁体该不会是室温超导吧?”

但他的这个想法一说出来,立即就被团队其他人笑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