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境界 表达(2 / 2)

加入书签

汉语言的伟大与了不起,截至目前,主要成就还体现在古汉语的运用上。现代汉语成形不过百年,向外面的语种借鉴得多,从古汉语中汲取的养分不太够。一百年前“砸孔家店”时,下手稍重了些。(未完待续)

古汉语的表达是细致到位的。比如: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

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注浍曰渎。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狗四尺为獒。

境界高悬,但不是虚无缥缈的,是真实可感的存在。古人表达境界有四句常被引用的文学描述,都是很具象的。一句是陆游的,“老来境界全非昨,卧看萦帘一缕香”;一句是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是苏耆的,“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一句是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四句话,是哲学,更是文学。

表述人生的体会和感悟,用大而空那一套不妥,听着好听,但不实用。举一个现实里的例子。一位名歌星自掏腰包,给一所边远学校的学生解决实际的难处,从人均一份营养早餐,到宿舍房改善,到学习用品,坚持了好几年。老师和学生特别感动,多次邀请这位歌星到学校看一看。成行的那一天,欢迎场面很热烈,很多人都落了眼泪,其中一位贫困生代表抽泣着往她兜里塞了一张纸条,叮嘱她回到家里才能看。歌星严守着和孩子的约定,坐飞机乘汽车,一路上强忍着不看,到北京进了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纸条,上边写着七个字:“感谢党感谢政府。”

孩子的感情是真挚的,只是不太会表达,或者说,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没有教会她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

不仅仅是孩子,我们有些公共语言的表达,也是欠推敲的。比如“战线”这个词,夺取政权的时候,依靠的是枪杆子,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哲学。新中国成立多年了,还在讲这条战线,那条战线,听着就不太像和谐社会的术语,大弯子还没绕过来呢。再比如大小商场里常见的“床上用品”,实在过于简陋和粗糙,台湾地区叫“寝具”,比较贴切。但那边有一个词叫“管道”,又不及“渠道”一词的自然和生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