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帝王梦的破碎 (第3/5页)
酷酷的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皮皮书吧pipi18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思来想去,袁世凯决定不去。”
“一方面,日本为了独霸中国,逼迫他签署二十一条。”
“内忧外患之下,袁世凯一病不起,只好宣布取消帝制,重新做回了大总统。”
“当时段祺瑞为袁世凯着想,曾五次登门劝诫,要求袁世凯可千万别做傻事!”
“眼瞅着事情闹大,袁世凯出面弹压。”
“反对者们多次劝说孙中山,孙中山不听。”
“于是,孙中山决心从整顿党务入手,重组新党,拯救革命。”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老百姓彻底解放了,不用再承受那些不平等条约带给他们的沉重负担。
“为了表明态度,段祺瑞甚至还卸去职务。”
孙中山派遣使者刚一到北京,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就发动兵变。
可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到了那个时候,他再后悔也晚了。
毕竟战败的事实已经说明了,全国各省的国民党各自为政是不可行的,只会被袁世凯的北洋军逐个击破。
“接着又颁布新《约法》,两次修改总统任期。”
“僵持了几天后,袁世凯决定先出招。”
“国民党仓促之下能拉拢的只有湖南、福建、浙江等省。”
总之就是秉持一个原则,他要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你不来,我不走,你有本事就一辈子都别来,看咱俩谁先让步。”
当皇帝也要看当时全天下的形势,需要有帝制的土壤才行。
“盛怒之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部分国民党人表现的极不理智,说这事不能再忍了,这次一定要与袁世凯开战。”
可偏偏袁世凯到了晚年昏聩愚蠢,行此倒行逆施之举,最终也只能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骂名。
“南方代表都来了,你袁世凯还好意思窝着不动吗?”
“曹锟指挥的北洋第三镇士兵炸开朝阳门,在北京城内大肆纵火劫掠。”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甚至情况再糟糕一些,他很有可能被孙中山发动的政变赶下台。
而袁世凯和日本签订不平等的二十一条,只会让老百姓对袁世凯不满。
他非常明白,黄兴之所以如此激烈反对孙中山集权,就是源于这样的考虑。
“外面闹,家里也不太平,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因为谁做太子,天天在家里争风吃醋,搞宫斗那套把戏。”
“就在袁世凯宣誓就职的第二天,他抛出了草拟已久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但就在蔡元培与袁世凯会晤的当天晚上,北京爆发了兵变。”
“参议院的274个席位,国民党占到123席。”
各朝古人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唏嘘不已,一世英名落得一个晚年不保,这又是何苦来哉。
他之所以选择称帝,也是为了加强中央权力,好凭借皇帝的名号压制地方的军阀。
要让黄兴交出手中的权力,自然也就会遭到黄兴的反对。
他要是傻乎乎的跑去南京,在孙中山的大本营,他会受到掣肘。
“这个临时约法规定,民国的政体是责任内阁制。”
“除此之外,袁世凯又将明确效忠自己的几支部队编为六个师。”
“并且袁世凯此时借钱意图也很明显,肯定就是想着借到钱后招兵买马收拾国民党。”
“1912年2月13日,也就是清帝退位的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
他们老百姓希望袁世凯带领着北洋军赶紧结束这混乱的中华大地,带领着他们走向共和,迎来全新的生活。
“孙中山就是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又输了。”
“然而,护国军和北洋系中的倒袁派已经与袁世凯翻脸了,又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
要是国民党能够劲往一处使,和北洋军作战说不定还有胜算,也就不会输得如此之惨。
在天下舆论不好的情况下,不想着如何修补,反而犯下更大的错误,倒行逆施的选择称帝,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原本外部环境就不安定,现在又干蠢事,这完全就是给对手递刀子。
“当时的国民党内部也有头脑清醒的人,比如黄兴。”
“没招了,国民党只能硬着头皮打了。”
“没了国民党的制衡,袁世凯随即开始总揽大权。”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大总统。”
“同一个月,蔡鄂、唐继尧等人通电各省,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护国战争开始。”
“1912年8月,宋教仁将一盘散沙的中国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