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敲响大清灭亡的丧钟 (第4/5页)
酷酷的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皮皮书吧pipi18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那些顽固派大臣不明事理,怎么连太后也犯糊涂了。
不过照他看来,八国联军来者不善,慈禧八成躲不过这次的危机。
“一方面,东南互保保全了南方九省未受到战乱影响。”
“比如作为淮军小金库的江南制造总局,就被铁良搜出了八十万两存银。”
梁启超:这老贼也是多管闲事,除掉慈禧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被老贼搅合了。
“立即跑去跟慈禧说,洋人嚣张气焰不可长,咱有二十万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正好可以利用他们驱逐洋人恢复旧制。”
“得知慈禧欲行废立之事,不仅清朝的地方督抚,如直隶总督荣禄、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上书反对。”
现在戊戌变法已经失败,各朝的统治者已经可以预见清政府的局势将进一步恶化。
“说外国公使发出照会,要求慈禧立即归政于光绪,废大阿哥,并允许洋兵入京。”
当初太后发布维护义和团的诏令时,他就是反对的,认为这太扯了。
“这导致朝廷的诏书无法通过北京的电报局下发,只能先用六百里加急送到河北保定,再经由保定电报局转发给各地。”
“既然你不孝,那就别怪我不仁。”
“一面解散或收编南方的地方武装,一面对湘淮两系的小金库进行大肆搜刮。”
并不是慈禧拿不定是打是和的主意,而是慈禧不敢揪着不放。
“为了让慈禧下定决心,端郡王载漪当时还勾结李连英。”
连朝廷的高层都动荡不安,就更别说原本就人心思变的老百姓。
要是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人,清政府也不会接连遭遇西方列强的欺辱了。
“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的名义连下两道诏书。”
现在慈禧又打了败仗,需要给八国列强巨额赔款,这是要把他们老百姓往死里逼。
“慈禧一听,让我把权利给让出来,交给光绪那小子,难道洋人不知道我与光绪有矛盾吗?”
“毕竟她不能像端郡王载漪那样为了图私利泄私愤,也不能像义和团那般狂热而不计后果。”
“有一些官员反对义和团,比如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山东的义和团就是被袁世凯率武卫右军打的销声匿迹。”
他原本还以为慈禧只是祸国殃民的妖后,现在看来,居然也这么愚蠢。
他对李鸿章憎恨的同时,对慈禧逃脱列强的制裁感到惋惜。
“旋即离开广州,踏上了艰难的谈判之路。”
现在又在双方交战的时候朝令夕改,发布大相径庭的诏令,只能让大清败得更快。
“1903年,许应奎、德寿病死,王之春被调到广西担任巡抚。”
“慈禧之所以没有追究几位地方督抚的责任,道理很简单。”
刘彻:东南互保协议的签订,已经说明了清政府控制不了地方。
“就这样,在身边人的影响下,慈禧对义和团仅有的一点不信任也烟消云散。”
可现在一切都化为了泡影,李鸿章这个卖国贼保下了慈禧老妖婆。
“然而,铁良本来就是慈禧安排的棋子,慈禧又怎么可能自断臂膀呢?”
“既然朝廷让我们保护使馆,伺机行事,保守疆土,那我们就以这道圣旨为准。”
“为了安抚各省督抚,慈禧很快又下发了一份内部通知,向地方督抚解释宣战诏的由来。”
原本大清国就动荡不安,风雨飘摇,人心惶惶,全国上下心思各异。
“不过这些炮灰的运气还不错,走到半路时战争结束了,逃过一劫。”
“如果说李鸿章之前签订的卖国条约或多或少与他还有一些关系,那么《辛丑条约》的签订与他就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至于宣战诏,那是乱诏。”
在八国联军对此慈禧的时候,他还志得意满,想着光绪再过不久就可以掌权了,到时候属于他们变法派的机会来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愤怒之下,慈禧丧失理智。”
清政府没有通过变法改革自立自强,就必然会继续遭到列强的剥削。
到了这种时候,清政府的掌控力大降,地方已经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
“这意思很明显,宣战诏书是写给国人自己看的,意在平复包括义和团在内的国人的情绪,你们要体谅朝廷的苦衷。”
“见南方督抚大多易主,慈禧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皇帝是大清国的象征,凝聚着天下人心。
面对洋人的一万兵力,清政府哪怕守不住,最少也要抵挡一两个月吧!
对于朝廷的大败而逃,晚清的老百姓都已经麻木了,早已经习惯了。
“先稳住局势再说,追究责任什么的不现实,也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