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妇难为 第113节(1 / 3)

加入书签

宋家,此刻他们由衷地感谢宋家。他们丝毫不怀疑这一法子的真实性,在如今的他们看来,一斤米面和一斤豆类其实差不离,即使换了,他们也没损失,宋家也没骗他们的必要。而且为了他们,宋家三郎还自掏腰包买红糖免费分给他们呢,这总不能作假吧?不管怎么说,宋家相当于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当下,众人议论纷纷,都把话题扯到宋家人做事厚道这方面来,一时之间对宋家歌功颂德的话语满地飘来。

接下来,众人便把换粮的重点都放在豆类上,真把它们当作万能良药了。前面已经换得了粮的,也争先恐后地回来换上一些豆类的食品。

而这一块由罗云初负责,她啼笑皆非地看着这些人,站起来,大声地解释着,“乡亲们,这豆类实在不算多,家里有浮肿病人的换上一些便好了,没有的人家就别换了吧。这个豆类并不能预防浮肿病,换回去也起不了大作用,还不如大伙每天煮一些米面吃饱肚子呢,每天吃些米面便不用担心患上浮肿病了。”

为了预防一些耍奸打滑者虚报以骗取红糖,罗云初让本村一些知道别村情况的实诚人作一下证,当下便省事了许多。对一些重度的浮肿病人,罗云初告诉他们要先卧床休息,待水肿消失后方可适当活动;还有要限制食盐,待水肿消退后再恢复食盐量。

见到他时,罗云初看了二郎一眼,二郎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已经和方郎中说了。

“方郎中,你觉得那法子可行吗?”

方郎中摸了摸他下巴下的胡子,缓缓说道:“绿豆甘寒,入心、胃经...我瞧着倒是可行。”

这浮肿病,不少人请他去看过,可惜他医术不经,只知是心肾方面的疾病,至于因由和治疗方法他便不得而知了。其实方郎中刚才从二郎口中得知这浮肿病治法,心里也是吃惊的,竟然这般简单?不过如今也只能把死马当作活马来医了。况且豆类食物又吃不死人,若真能治好,自己也算是功德一件。不过他也叮嘱了二郎,凡事留三分,别把话说得太满。

听着方郎中将绿豆性味归经功效之类的背了一通,罗云初暗笑,这法子管用的原因可不在这个,不过她也知道现在可没有营养学这一门科目。如今得了他说肯定的答案便足够了。

中午的时候,都是宋母煮了一些蕃薯和芋头给他们充饥,分粮的行动不得不暂停一下。好在村民都能体谅,倒也没出什么岔子。

“二郎,你去说说吧,换不换随他们自愿了。”

二郎点头,然后走到大门,让发粮的暂停。

“诸位父老乡亲,刚才解开粮食的时候,我在袋子里看到一封信。信上面有个方子,是我三弟专门寻来的,说是可以治浮肿病的。而且我也问过方郎中了,他也说这法子不错,可以试试。现在我便把治浮肿病要的东西和你们说一说......这些东西都放在粮食下面,遂我们现在才发现,不过还不算晚。我现在要说的是,一斤米面可以换一斤豆类的粮食,换不换都随你们。还有就是,家里有浮肿病人的,可以让他们来这,每人免费领一包红糖。这些红糖是俺家三弟自个掏钱买的,就当是他的一点心意了。”每包红糖不过只有三四两,对一个病人来说,应用得当,再加上好好调理,也够了。

大郎和阿德都是一怔,不过他们聪明的没有说话。

二郎此话一出,人群中如同烘的一声,开始交头接耳。今天真是太刺激了,好消息接二连三地发生,给本来已经绝望的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首先是有粮食了,虽然要拿田地来换,但好歹能活命了不是?其次便是他们还能耕种回原来的地,只是要四成租子而已,勤劳一点,便也不用饿肚子。如今这个治疗浮肿病的法子更是给了他们新的希望,面对不知名的病痛,在生死之前谁也无法淡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