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暗中手脚 核心情报(2 / 3)

加入书签

“另一个他来阴的,同一种菜,同样的价,偏偏要分从四五家去买,还故意到停车很远的档位去买,还要监督者在现场剔除老叶子,选去杂草等,说是为了大家,少花钱多买实惠。往往要早起早去一个小时,还要晚回来半个小时,使监督的人不仅在市场上折腾得够呛,回来报账都要多写几页,要费更多时间,还使其本职工作积压更多,市场上再累,回到岗位了还得拼命工作,使他们买一次烦一次,去一次累一天。”

“累是累,我仨都是农民,累得起,他们当官的,那是活该……”

买食材时有监督,回厂后又要经门卫财会和员工代表对照单据逐一过磅清收,每张收据和发票都要他们一一签字了才能报账,还有工会代表监厨等等。

看起来是层层把关,各种监管都很健全,实际上漏洞还是在。

全叔说:“像这样,现钱不经我们的手,报账不由我们插手,表面看我们才是那些中层干部的跟班,即使有好处也被他们得去了才是。”

“全叔,让我想想问题在哪。”何乐,“我想问题就出在陪同干部的轮流上。出于公司方面的考虑,要是监督的人不轮流,怕的是利益共享式的同流合污,只会贪得更多。”

“要是轮流的话,监督的人是义务的吧?果然跟我们一样,是义务。每次去买菜都要比平时上班早两三个小时,干部们用私人时间替大家办事,他们还没有那么伟大,肯定心里不痛快,监督起来就不会那么认真。”

“其次,既然已经做到了中层干部,就多数是比较圆滑的了,他们顾虑太多,一般不会太过较真,轻易得罪人。”

“其三,就因为是轮流,很多天才能去一次,对菜市场不会很熟,而且时间又短,买得又多,到了市场八成是在跟大厨当跟班,打下手,不忙得不可开交,就是弄得晕头转向。”

“最大的一个原因,因为买菜要讲价,又要看菜品,还得熟悉当天的菜谱按谱配菜,说起来卖主是不固定的,这就要现金交易。”

“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他们只能得到一份标准的早餐和一瓶饮料。其实正如你说的,买谁家的东西,选来选去,还是由三位大厨们来定的,还是在有暗中关系的那几家买的。别的摊点上,只是买点零碎用品而已。每一家都一样,看似价格比市场价都要低点,那只是比零售价低,却比批发价要高。我们的回扣,就是来源于这中间的价差。”

“那些买主,不会去认每天都在换人的干部,只会认三位很固定的大厨的账。那些好处费,多是在买卖之后给我们三位的。当然,有没有给管理部分管饭堂的主管,我就不知道了。给的方式很多,反正不是当众给。至于数额多少,就是秘密了,是与卖主之间互动的微妙,就连我们三个大厨之间也不知道。我也不能对你说,就算私交再好,也得瞒着,嗬嗬,对不住啰,何乐。”

“监督的人又要算账又要支付现金又要监秤,又不熟悉还不能出错,做好这些就比上班还辛苦了,又里能监督到暗中的手脚?”

“这是明的用外行监督内行,就算不是瞎子摸象,也是忙人找马,不能一一到家。所以,我推想,真的到了菜市场,真正能做主的,在做主的,还得是你们这几位大厨,干部监督的作用很有限。”

“何乐,了不起,到底还是被你分析了个八九不离十。他们去了,差不多也就是你说的这样子。”

全叔接着说:“我们也是三位大厨每周一轮流一次去买菜的,也像你说的那样是由监督的人揣着现金付账,也由他们去报账。我是老实人,没有把监督的人咋样。可另两位就没有那么光棍了。”

“一位是大力士,是不要帮手就能独个儿杀猪宰牛的,他来明的,把监督的人带着,也不乱转,不管人再多也不绕一下路,在人潮中大力挤进挤出,不仅找不着北,还充面子不要卖家送上车,两人又搬又抬,他还不停地催快快快,要到时间了。你想想,两个人得买一汽车食品,得搬多少?得挤多少个来回?每个监督者都被他累得要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