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飞蝗(1 / 3)

加入书签

“把人留下!”

刘姻一声斥喝,语出身动,向轿子斜『射』而出,直追过去。急忙中也来不及细想为什么要把杜文甫抢回来,但见对方抢人,便先拦下来再说。

轿子快,她更快,转眼间轿子与她相隔已只有一两丈距离。

原本先在城下的难民,便纷纷后退,似乎对杨进举甚是畏惧。但他们只是退到了封元所带来一群人的后边,并没有真的离开。

锦言见请求放行已经不可能了,便有意提起内力,冷冷说道:“杨太守好大的官威!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你们不肯开城门,难道我们自己就不能闯关么?太守如此作为,就不怕落个官『逼』民反、草菅人命的罪名吗?”

声音冰冷剌骨,众官兵听了只觉有一支寒森森的芒刺刺入骨髓。

刘姻见锦言已决定来横的,心想冒犯官军虽然罪名不小,但总比进西山送死要强,便也说道:“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杨太守,是你将我们『逼』入绝境,就别怪我们无礼了。既然借道不行,只好向太守讨些水粮救济,要不然,我们决不会善罢干休。”

杨进举怒道:“哼,胆敢来八宝府放狂,也不瞧瞧这是什么地方!”

杜文甫并不上轿,对城楼上说道:“多谢杨太守厚意,杜某不敢叨扰。此行只是随众逃荒,欲前往大理一带,借道八宝府。还望太守体顾民情,行个方便放我们过境。”

杨进举闻言一怔,没想到堂堂前任右丞相,竟然会执意跟随灾民逃荒。

看着城下庞大的流民队伍,他心中甚为忧虑:“若是三五十人,不说交情,便是看在往任右丞相的面子上,也应当开门放行。可眼前,城下是成千上万的大批难民,其中龙蛇混杂,若打开城门,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恐怕会引起城中混『乱』。况且现在天时已晚,将这行人放进城来,他们势必会在城内逗留,城中正粮水紧缺,如何还能周济多余的人?”

沉『吟』了片刻,杨进举说道:“杜丞相金贵之躯,怎么随草民四处流荒?八宝府虽粮水贫缺,但杜兄若肯屈尊驾留,小弟定当尽情侍奉。可要放这许多流民入城,却里万万不能。朝廷早已颁下明令,此岁天下大荒,正当非常之秋,各州各郡务必紧闭城门,严防变『乱』。并非小弟不体恤民情,实乃法令职责所在,还请杜兄及城下诸位父老见谅。”

杜文甫听了,默然不语。

说着扭头对身边的军官打个手势,那军官喝令道:“全体戒备!”

城上甲兵“吼”地一声,举枪竖矛,纷纷备战。

杨进举又对那些轿夫喊道:“还不快把杜丞相请上来?”

他话音刚落,站在轿子旁边的锦衣武士身形一晃,一闪一带,已将杜文甫送入轿中。然后他自己率先飞身而起。

待刘姻等人反应过来,轿子已向城楼飞起一大半距离。锦衣武士和轿夫们抓人、送轿、转轿、起轿一气呵成,毫不拖泥带水。

他为官多年,深知朝廷决事,乃是以“大局”为重。此时天下大荒,朝廷最多只能救济到州府郡县之城,而村乡之民,便只好自求多福、看苍天造化了。

杨进举所言国令禁行,多半并非假话。

江湖中人对朝廷的一些举动素来反感,刘姻在一旁抑制已久,此时听了杨进举的话,不由义愤填膺,怒声道:“真是岂有此理!朝庭这样做,不是弃天下难民于不顾吗?哼,只怕是杨太守自饱酒食,而罔顾百姓生死吧?”

杨进举闻言立即勃然大怒,叱道:“大胆刁『妇』,竟敢公然诬蔑本官,诽谤朝廷!若不是看在杜丞相的面子上,定要将你判个大逆不道之罪!”[]芳华战歌7

他面『色』一沉,对城下喝道:“城下所有人等,还不速速散去?若再在此盘桓滋『乱』,休怪法令无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