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二章 各个击破(一)(2 / 2)

加入书签

西门联军在增兵到四千万后又展开了进攻,徐三才让两千万正规军和一千万新征召的后备军负责守城,而他则率领精锐军团在边城后的郡城作为机动部队。联军调集部队花费了三个月时间,这让大秦将边城的防御工事完全修复,滚木礌石也从城外战场收回,伤员也基本全部复原。

南线战场原本就有两千万正规军和一千万后备军,这次也补充了一千万正规军。而南线联军原本只有两千多万,如今也增兵了两千万,虽然人数上略占优势,但守城一方有城防工事的辅助,南宫联军却也难以奏功,只是在边城对峙,并选择性攻城。

所谓选择性攻城,自然是集中优势兵力围攻目标边城。大秦部队分兵守城,每座边城只有四百万。虽然联军也不可能在一座边城展开更多的兵力,但有着充足的兵力,可以长期围城攻打,联军一方可以不断补充兵力,但被困秦军却是只能坐守孤城。

当然,四百万大军再加上坚固的城防工事,联军一时也不可能拿下边城,只是随着时间的推延守城秦军逐渐因伤亡减员,物资也消耗严重。当然,相对而言攻城一方的联军伤亡更大,只是他们可以不断补充,攻势没有丝毫减缓。

大清部队也在大秦精锐的围攻中被彻底全歼,虽然大清部队相当顽强,甚至大部分都选择了顽抗到底,但最终却还是无法幸免。就算再不愿意,大清的伤兵也别无选择的成了俘虏,而在大清精锐被击溃,可以战斗的士兵不足一半后,还是有士兵开始选择投降。

大秦精锐解决了这座边城的危机,同时围攻相邻两座边城的联军也丧失了大半的战斗力,再也无法对边城造成威胁。而围攻剩余两座边城的联军担心大秦部队趁机进攻,也暂时全部撤回自己的边城彻底转为防御,并紧急征召新的联军。

有了北海家族的前车之鉴,西门联军知道凭现在的兵力难以抵挡大秦部队的攻击,唯有增加联军兵力挡住大秦的攻势,而让北海和南宫两大势力的联军趁机攻击大秦。只要能牵制住大秦的主力,另外两大势力的联军自然是大占上风。

徐三才也没着急进攻,一则大秦精锐在战斗中伤亡超过了二百万,虽然真正死亡的只有不足十万,但受伤和疲劳却让现在的大秦精锐急需休整。精锐部队是大秦的最重要财富,他可不想损失这些精锐,因此选择让部队休整等待后续的大秦正规军。

最关键的是徐三才已经从种种迹象中猜到北海家族和神殿达成了某种协议,他随即猜到神殿是要利用大秦逼迫四大家族和神殿签订某种协议,从而获取世俗权力。一旦神殿得逞,很可能转而和四大家族联手对付大秦,故而他也希望拖延,为大秦和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大秦这次又扩张了大片的领地,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大秦就能得到迅速发展。而徐三才也需要时间提升修为,否则,一旦四大家族和八大神殿联手,大秦必然死无葬身之地。就算现在八大神殿联合大秦,但他们也必然不能允许有哪个势力凌驾于他们之上。

徐三才知道只有四大家族还没完全同意神殿的要求,神殿才会和大秦继续合作下去,他要为自己争取时间。当然,他不能让神殿察觉到他的企图,否则,神殿很可能会提前转为和四大家族联手,他还需要利用战争削弱四大家族和神殿的实力。

徐三才让后续联军放慢了速度,等待西门联军的新增部队赶到前线时,大秦的西线增援部队恰到好处的赶到了边境。西门联军新增部队有近两千万,加上原有的联军,如今在西线的联军有四千万,而大秦正规军只有两千万,精锐部队也只有七百多万。

这让神殿也认为大秦处于下风,虽然也急于打压其余两大世家,却也并未催促大秦。若是家族支持的联军获胜,不但神殿得不到任何利益,家族势力还会壮大。八大神殿虽然不想大秦独大,却也更不愿意家族势力壮大,那会让神殿依旧受到制约。

当初签订盟约就是四大家族为了制约神殿,若是家族壮大,自然会继续压制神殿的发展,当然,这也是因为神殿并不了解徐三才的真实情况,若是知道他是元素法殿的传人,知道他已经晋级圣级,恐怕神殿就会立即不顾一切的对付大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