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3)

加入书签

原来林爸爸出门“采禄”去了,还没回来呢,考虑到说服工作的艰巨性,秦老师急需找一位说话利索的翻译来表达自己的诉求,显然马力和梅香都不胜任。

秦老师走出林家,这大过年的,去哪找翻译去啊?

看见隔壁家老宅的门口敞开着,门口放着些字画、传统年画、对联爆竹什么的,甚至还放着几个圆不隆冬的大球,上面雕刻着漂亮的龙纹、马纹,并涂上金粉银粉装饰。原来这是个卖年货的小摊点。

秦老师被摊点上圆不隆冬的艺术品吸引,走过去一摸,是西瓜,这得要多有闲情逸致,才有心情削去西瓜表面绿色的皮,在瓜皮上精雕细刻,雕龙刻凤,既使这用生命和时光雕成的艺术品转眼就要腐烂,它也曾经拥有过属于自己的美丽瓜生。

一位二十几岁的越南小哥坐在一堆西瓜中专注于手上的雕工,不时有当地的居民过来买走他的艺术西瓜,秦老师对越南人民顿时肃然起敬:不以金钱价值来衡量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而是用心来感受生活的美好,雕瓜的享受雕瓜的过程,买瓜的享受买瓜的乐趣。

“婆婆好,过年好!”秦老师双手合十向梅香的奶奶用越南话问好,来的路上她已经向梅香学会了这句越南话。

奶奶耳背,根本没听见秦老师在跟自己打招呼。

梅香的妈妈正在厨房弄年夜饭。

“妹妹好!姐姐好!过年好!”秦老师双手合十走进厨房向梅香的妈妈问好,她不知道梅香的妈妈比自己大还是比自己小,干脆姐妹一起喊,反正她也听不懂中国话,图的是喜庆的气氛。

“妈妈,他们是刚住进咱们家旅馆的新客人,他们想来向你学做几道越南菜,可以吗?”梅香用越南话对妈妈说。

这正是中国人当下最缺乏的心态,穿行在中国的大小城市里,哪个人不着急,谁的心里没有个目的,除了到处弥漫着金钱的味道外,似乎再也闻不到“艺术西瓜”的味道了,谁愿意花上几个小时去雕刻一只保质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的西瓜,谁又会掏钱去买?

时光静好,静静的领略,慢慢的感受,享受古城这安静的气质,慢生活,原来可以这么惬意。

一位老者正做在木窗阁楼里给镇上的人写春联,秦老师看着桌上的文房四宝,立刻猜到梅香的名字是谁取的了。

“老先生,隔壁姑娘林梅香的名字是您帮她取的吗?”秦老师走进屋里激动的用中国话问道,一位会写春联的人不会说中国话才怪,当然啦,翻译越南话就更不是问题了。

妈妈点点头,她正在做越南春卷和越南米皮卷,这两道菜正是中国吃货们想学的菜式,马力觉得自己来得太是时候了。

“需要我打下手吗?”马力用越南话问道。

妈妈指指一边的虾,示意让马力用竹签串起。

秦老师把直播手机放到碗柜上对准他们,自己悄悄闪了,她要去找梅香的爸爸谈判,谈谈关于梅香是继续读书还是一辈子当旅社服务员的问题。

结果找遍老宅都没找到林爸爸,原来越南人除夕夜有“求禄”的风俗:称为“采禄”,通常从寺庙祭祖返回时,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插在家里的神龛前,直到树叶枯残为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