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 第312节(3 / 5)

加入书签

以唐仪和颜肃之的交情,怎么着也不可能在太子妃过门儿之前给东宫纳妾吧?只要太子不性急,婚后过个两三年再充实人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丰姑妈看楚源夫人的表情,就知道自己之前猜得有些不靠谱了。那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丰姑妈着急了起来:“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先前也没听说有贵人惦记着她呀,我们新来,与宫中贵人并不相熟的。”

楚源夫人道:“休要着急,明日再不回来,我便去求见太后,探问一二。兴许只是公主突发奇想了。”

丰姑妈再三致谢,带着担心回去等消息了。楚源夫人皱眉想了许久,也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儿,预备等楚源回家,就问一问他今天早朝的时候颜神佑有什么异样。

没想到的时候,楚源夫人的消息比丰姑妈还晚了一拍。丰姑妈回到自己家没多久,就听到外面有报喜的来了——齐国公主早朝奏请让丰小娘子承了嗣、予了爵。廷议予了她一个两百户的亭侯。大周朝的爵位也分两种,本朝有功的,有实封,无功的就是折成俸禄。丰小娘子这种,现在还是没功劳,只是因为本朝优待前朝名流后人,户数既少,也不与实封,只是折成禄米。

丰姑妈也觉得丈夫说得有一点道理,断然道:“我去使人打听打听,是不是还有旁的小娘子也被留下来了。”如果留得多,那就有可能,如果只留了丰小娘子一个,那就事有蹊跷了。

赵家的奴婢还有那么几个,趁着还没有宵禁,四下一询问,得知人家的小娘子都被放出来了,只有丰小娘子被留下了。丰姑妈开始担心起侄女来,赵郎中也觉得有些不妥。颜神佑的堂兄弟有好几个,如果多留几个小娘子,说不定是暗暗备选的。单留一下,就猜不着是做什么的了。

丰姑妈便催促着赵郎中:“你去卫尉那里打听一下!”

赵郎中偏又不肯动:“妇人们做的事情,要我去大臣那里打听,有这道理没有?”

丰姑妈道:“胡说!公主难道不上朝的么?”

丰姑妈:……

得,以前要让儿子娶这侄女儿,赵郎中还要拿乔,现在得看侄女儿乐不乐意了。丰姑妈想,侄女应该不会反对。

岂料来报喜的却又添上了一句:“公主延了小娘子入幕府了。”

丰姑妈大吃一惊:“这如何使得?”

来人道:“如何使不得?”

两人磨了很久,天都黑了,宵禁也开始了。赵家和楚家不在一个街区,想打听也打听不到了。丰姑妈恨得要命,又不能拿丈夫怎么样,夫妻两个怄了一回气,背对背睡了。

第二天一早,赵郎中去衙门了。前朝的时候,士人为官,不理事的一大把。朝廷为着他们的背景和名气,也不能将他们怎么样。搁了本朝,新朝新气象,无故旷工的要记过,消失超过三天不报备的直接给你削成白板。跑去玩耍,啥事不干超过半个月的,以后您老就甭再当官儿了,推荐的人也要跟着倒霉。

是以赵郎中也不敢尸位素飨,好歹去户部应个卯。他倒是能写会算,干个活计也是干得不上不下。户部尚书是方章,看他这个样子,想开,又没啥特别的理由,且有楚家的面子,想留,着实膈应——把个方章憋得要死。

丰姑妈却收拾一下,命人套车,往楚家去见楚源的夫人打听消息。大周朝不提倡用牛车,有姜氏的榜样,马车是越来越多的,丰姑妈到了昂州,也置办不得什么牛车,一路乘个双马拉的车,颠颠地颠到了楚源家。

楚源夫人也不知道颜神佑的打算,更不晓得昨天赏花时的事儿,听丰姑妈打听这事儿,也是一怔:“没听说啊。”她倒是知道,自己的女儿是被楚氏相中了要嫁吴王次子的。而鲁王家的第三子,隐约听说是相中了姜家的女儿。再往下,那就是太子了啊!太子早就被唐仪十几年前就订下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