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说古道今 全凭家收藏(1 / 4)

加入书签

在书柜第二层和第三层摆放的主要是诗词曲赋。

这包括:《诗经》、《楚辞》,唐诗中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王维,孟浩然等的诗歌。

单凭着这小小的年纪,竟然有一副忧国忧民的心肠,已经可以使人心热。

若不是祖上有训,不准刘家后代出山做官,这两位老者,此刻,真想把杏儿哥送出山去,另请名师点拨,说不准将来还真是国家的栋梁。

自从第一次考完试后,在刘家,就意味着发蒙教育的结束。

剩下的岁月,反正也不去参加科举考试,基本就是继续学习和自由阅读。

继续学习和阅读的书,就是装在老爷子柜里那些,大约也就是一千多本。

一个上午,经过两个老者的点拨,杏儿哥有很多的感悟。

下午是考写文章,此刻,这一提起笔来,可以说是文思泉涌,灵感顿现,笔走龙蛇,不到半个时辰,文章已经写完。

爷爷和二大爷拿过来一看,题目是《刍狗与圣人》。

文章大意是: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就是天地的刍狗。

又因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百姓就是圣人的刍狗。

书柜共分五层:在,按照祖训,凡刘家的子孙,必须在私塾里,在先生指导下把这些书都读完,并且要考试。

这些书主要包括:各种发蒙书籍和诸子百家的论著,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易经》等。

道家的《老子》、《庄子》、《列子》;儒家的《论语》、《孟子》、《春秋》、《荀子》;墨家的《墨子》。

法家的《韩非子》;纵横家的《战国策》、《鬼谷子》;兵家的《孙子兵法》、《六韬》《三略》;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以及名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医家、小说家等的各种论说、集注、散文共约三百余册。

那么不管圣人还是百姓,因为都是刍狗,所以,都必须遵守天道,保持清静无为的精神状态。

像秦时的万里长城,隋时的京杭大运河,虽然有用,可是太劳民伤财,不是圣人之举,只能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理应遭到后世的咒骂。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圣人治国,必须小心行事,不要招摇张扬,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两位老者,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孩子的文章,被深深的感动了。[]决战苍龙15

不讲他的思维敏捷,不讲他的博古通今,也不讲他的词藻华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