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六章 陷入僵持(2 / 2)

加入书签

而在部队完全抵达前,任何的反攻计划都不在白健生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也再次劝说奥金莱克打消这方面的心思,现在的中英两军完全没有进攻的能力,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加固防线,然后等着海空军彻底绞杀德军的后勤补给线,英军必须趁着这段时间缓和内部矛盾,让部队成为1个真正意义上的团体。

奥金莱克将军无法将自己的英勇精神从指挥系统传达到第1线,许多执行任务的指挥官根本不清楚总司令的企图和战役期望。

此外中国1线指挥官也传递出了1些不太好的消息,那就是英军下级军官的无能和装甲部队与步兵之间的协调依然差劲。

根据指挥发起反击的突击炮指挥官描述,澳大利亚步兵几乎完全不懂得如何在突击炮的掩护下发起进攻,如果不是意大利人被突袭后马上崩溃,此次反击就会失败,此外“这些英军步兵对装甲部队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不信任感。”

不过白健生并不将1切过错都怪罪到奥金莱克头上,他认为奥金莱克对兵力的调动有着想到高明地技巧,不论什么时候都保持着1种绝对冷静,而其参谋长多尔曼·史密斯也称得上是智谋卓越。

但问题是他们虽然能够制定出1系列第1等的作战计划,但是替他执行计划的部队军官却全是3等货色,所以最终结果就是毫无成就可言。

这其中的主要问题是,北非战场上的兵力大多数都是英联邦国家提供的,这些国家被中国外交部戏称为“不列颠板球协会会员国”

英军在各个战场的巨大损失和不断后撤让他们对自己部队的安全特别关心,所以经常警告各部队指挥官要特别慎重,这让整个作战的效率大大折扣,正如白健生所说英军有1个足够聪慧的大脑和足够灵巧的手指,但是却有1条骨折的胳膊。

也正是英军的拖累,滨海公路沿线的反击最终只是让德军吓了1大跳,南部的迂回包抄计划也胎死腹中,现在双方的战线陷入僵局,中英联军失去了击垮德军的1个好机会。

中国军官们自嘲道:“中国军队遇到了和德军几乎1模1样的麻烦,那就是盟友造成的麻烦比敌人造成的麻烦更大,许多的战机都因为盟友而从手上溜走,但是意大利人至少会听德军军官的命令,而我们对英国人毫无办法。”

英军的表现让白健生手头兵力不足的麻烦被进1步放大了,目前他手头上只有第3装甲师勉强算是完整,第16装甲师以及53步兵师只有部分部队抵达,所以在发回的电报中白健生请求尽快将剩余部队送到埃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