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6强弩之末的大华部队(3 / 3)

加入书签

赵琛集团现在可以说是师老兵疲了,数十万大军围攻丰江,从和辙一路冲到了丰江,状态其实已经不怎么样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得不到有力的支援,赵琛军的进攻其实已经难以为继了。丰江之战之所以能打这么久,和这个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今的丰江城内,大华部队的进攻往往并不是全面的,而是只能针对一个街区,或者几个大楼。这样的攻势,胜负已经左右不了巷战的整体局势了。

城市战,或者说巷战讲求的就是一个快字。如果你足够快,巷战将会迅速平息,实际上损失就会被压制到最小。

可如果你陷入到漫长的纠缠之中,那么巷战就会成为战斗双方的噩梦。无休无止的投入,让任何一方取得胜利都变得异常艰难。

每天都有海量的伤亡,每天都要把一些筋疲力尽的部队撤下来休整,然后把刚刚休整完毕的部队再填进这个绞肉机里。

最开始的时候,进入阵地的是满编550人的步兵营,很快新兵补充速度就跟不上了。接下来进入战场的部队就是500人一个营,再后来变成350人一个营。

没办法,太多的部队需要补充了,以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将缺编的部队补齐。

多数情况下,部队在后方休息两天时间,补充一些新兵,大家认识一下,拿到了一些弹药军火,就必须再进入丰江战斗了。

核心老兵越打越少,最开始的时候一个营有半数以上的士兵有充足的战斗经验。一路打下来到了现在,一个营里有七八十个老兵就算是不错的了。

因为损失已经特别巨大,双方都会因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选择不停的投入后续兵力,以求之前的投入不会打了水漂。

结果就是双方都骑虎难下,双方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部队在废墟里纠缠:斯大林格勒之战,说白了就是如此。

要说德军真的拿下了斯大林格勒之后,保卢斯还有能力继续向高加索地区进军,恐怕连他自己都不敢这么说。所以即便是德军最后攻占了这个城市,也就只是再死守这里或者撤退罢了。

赵吉现在也不在了,赵琛想要利用赵吉的身份找赵凯多要一些东西都不可能了。

如今的皇太子赵吉被派遣到万粮城督战,赵凯担心万粮不保,影响帝国的粮食丰收。

没错,这不是已经到了丰收的季节了么:万粮万粮,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绝对是一个总要的产量区。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万粮、巨田、菜立三个城市附近的广袤地区是大华帝国的传统产量区。这些地方是不能轻易出问题的,不然就会影响到大华帝国的粮食安全。

这也是为什么赵凯会把西线抽调的部队分到万粮方向的主要原因之一:那里确实不能出问题,尤其是在秋收的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