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神霄合议(3 / 4)

加入书签

不管天上地下、道门内外,修行界抑或尘世凡俗,道庭的意志无所不在,法旨所至,莫敢违逆。

可问题就在于此!

“道门共论,名真神为地祇,以示和天神的区别,并将地祇划分阴司和阳司,酆都六天宫为阴司,于各治行神道,称阳司。”

“阳司包括土地河伯、城隍社神、龙宫岳庙,山川河海、五岳四渎、城池国度皆可封神,道门弟子愿入神道者,多封城隍、岳隍、龙宫之神,其中以东岳岳隍为尊,圣名东岳大帝,和酆都大帝同位业,不过那时的酆都大帝已经不是后土天师。”

“阴司阳司并立,六天故鬼等外敌入酆都,各治妖鬼、有罪之修入岳隍庙,考教功过,拟定罪愆。阴阳二司鬼神又受北极驱邪院考召,不敢作奸犯科。”

“天下大治,后土天师升位,迈入洞真第二步,圣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

“自此,天枢院职责如旧,北极驱邪院号称万邪总摄之所、考召鬼神,神霄总制只余雷法修士,更名雷霆玉府,专修雷法,拱卫道庭。”

“正是她,这位天师法号后土,苦心孤诣推演神道,可称地祇之皇,当之无愧!”

“北极驱邪院初立,考治鬼祟,殄妖灭怪,斩勘妖邪是其职也,目的便是收摄妖鬼,印证神道。当时北极驱邪院在道门内外均受限制,唯有孽河之域,罕有人至,妖鬼横行,众真甘冒奇险,入孽河搜捕妖鬼。”

“后土天师炼制二十四天狱图录,于酆都罗山立六天宫,内演鬼部符神,自封酆都大帝,也有称其为北阴大帝。并改良都功箓,传驱邪院,加诸召引鬼部符神之威能,亲自命名北帝箓。”

“二十四天狱立于酆都,羁押妖鬼,将其炼为鬼兵,考治功过,愿归顺者令其合神,封为鬼神,入六天宫,统帅鬼兵,不仅能为我道门开疆拓土。并且随着酆都六天宫和神庭贯通,酆都鬼神和符神一样,能够被法箓召役,辅佐道门修士!这意味着,神道和道门法统可以共存!”

说起后土天师以及驱邪院先贤,老道士脸上露出崇敬。

“经过三次神霄合议,法度演变,道庭两院一府、三大官箓的格局就此稳固!正是我道门鼎盛之时。”

说到这里,老道士罕见出神,面露向往之色,畅想道门鼎盛的情景,“当是时,两院一府英杰辈出,上有神庭天神,下有酆都鬼狱,尘世有地祇辅佐仙官治世,有鬼兵开疆,有雷部拱卫,无论道庭内外,咸令遵行。最盛之时,单单正治便有二十四之数,下中上各八治,另有各配治、下治、游治,以及……北极驱邪院在孽河边缘开拓的四别治!”

四别治!

万真人心神之中顿时激起惊涛骇浪,隐隐明白了什么。

方才他和师叔一样在畅想,全盛时的道门是何等气象。

万真人却从中听出了别的意味,心中生起更大疑惑。

孽河和孽原有什么关系?还有阴天宫的来历,和酆都有何渊源?

老道士注意到万真人的表情,“天地初开,阴阳未判,清浊不分,谓之六天故气。六天故气残存于世,聚而沉降,在大千世界化为孽河,六天故鬼横行,生灵禁地。道门修士符箓沟通神庭,引神庭之力平六天故气,召神将护坛庇护元神,便可入孽河猎杀妖鬼。至于阴天宫的来历,正是因为初代宫主得到了二十四天狱残图……”

顿了顿,老道士不管面露惊容的万真人,继续诉说,“鬼神成矣,神道可行,道门震动,爰有三次神霄合议,神霄上宫再开!”

“此次神霄合议,只论神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