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皮皮书吧pipi18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六分仪观测月亮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船只所在的经度。
1514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沃纳(johannwerner)通过观测发现,月亮在天空中的相对位置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大约每小时移动一个月亮直径的距离。他假定地球上观察到的月亮行为都是一样的,只要在两地分别观测月亮,准确记下它移动到某个位置的时间,就能算出两地的经度差。
但是这个“月距法”需要准确而又完整的星表。在旧时空,这是天文学家花了几十年才观测绘制出来了。不过,对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元老院科技部来说这不成问题。借助现有的天文资料和计算机、天文软件,钟博士很容易就拿出了精确的南北半球的星表,接着又计算出了从1631年开始每一年的《月距表》。于是科技部在1632年出版了《航海年鉴和天文星历》,把1632年整年的月距和经度的关系列举了出来,还附有一把专用计算尺。海员利用计算尺和年鉴,可以在20分钟内计算经度的时间。至于精度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不过陈嵩对这一方法却颇有微词――因为月距法需要相当的数学计算能力,虽然钟博士推出了专用的计算尺和数表,大大简化了计算难度,但是对大多数是文盲出身的船长来说实在是有点难。幸好目前大多数船只走得都是传统航线,对精确测算经度的需求不大。勉强也凑合了下去。前往台湾和济州岛的船只则都配备了海军学员来充当航海长,担任计算领航的任务。
陈船长正在抱怨,这时候信号兵来报告,从旗舰发来信号,有一艘“未识别船只”正在距离编队三海里外航行,护航的巡逻艇已经去临检了。
钟利时拿起自己的俄罗斯望远镜,顺着船长指点的方向望去,果然海面上有一艘孤零零的大福船,附近的双桅巡逻艇正迅速朝目标靠拢过去。
对方显然没有抵抗的打算,很快就落了帆。巡逻艇上的海兵登上了福船,开始临检整艘船只。
穿上的水手都是大明百姓的打扮,开出口是地道的闽南口音。海兵上士打量了一下出来迎接的船主,看上去都是明朝人。
盘问之后知道这是一艘从泉州前往大员的福船,船上运得是福建的靛蓝和砂糖,还有二百多名福建移民――荷兰人为了获得劳动力,增加税收,对运去移民的船主开出了不错的奖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