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皮皮书吧pipi18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郑芝凤默然,的确,如果炮厂能早一些时候开工。对抗澳洲人的“新炮”就不仅仅是从澳洲人船上拆下来的那几门炮了。在整个战役中,除了那几门“澳洲大炮”之外,郑家没有一件火器对澳洲人产生过一点威胁,不论是在陆地还是海上,澳洲人都占据着射程上的优势,敌人甚至在没有大炮支援的时候。用火枪就击溃了己方的炮手。最可怕的是他们打得出奇的准确――即使是他们雇来的欧洲炮手都做不到这样的精度。
围头湾和金厦的屠杀的炮火深深的烙在他的脑海中,让他寝食难安。虽然自己接受了郑氏集团的大部分遗产。俨然是围头湾里最大的实力派。但他深知自己的地位脆弱,澳洲人的双桅快船不时出现在金厦外海。似乎是宣示着对这片海域的主权。一度可以卖到二千两白银的令旗已经无人问津,因为澳洲人的巡逻船看到郑家令旗的船只就会实施捕拿,一旦抓获就会将货物全部没收。于是下西洋的船主们开始改为悬挂澳洲人的令旗。澳洲人建立的护航巡逻体系使得他们完全对此无能为力。只能坐视这笔巨大的收入流失。甚至一些郑氏集团里分裂出去的小势力也开始向澳洲人购买令旗。
外伺强敌,围头湾里也不平靖。郑彩兄弟盘踞厦门,对他根本不买账,郑成功占据安平,仰仗官势,也令他梗骨在喉。至于其他小势力,虽然不足为患,却已经互相勾结起来,同声共气,守望相助,以免为三大势力所吞并。让他先吃小得再拿下大的,重新统一郑家的打算屡屡落空。
郑芝凤很清楚,澳洲人目前的沉默是暂时的,他们故意不插手围头湾里的纷争就是要他们彼此打个你死我活,互相消耗,最后再将他们一口吞下――连骨头渣都不剩。
要打破僵局,唯有刷新军备。澳洲人的进攻让他大开眼界,真实的给他上了一课什么叫“差距”。过去郑氏集团在和欧洲人的武装冲突中也体会到己方在船炮上的落后,所以才会引入欧洲船只、炮械和技术人员。但是双方的差距还没有大到郑氏集团毫无还手之力的地步,在中国沿海的几次冲突中大多能利用地利取胜。澳洲人的船坚炮利他们也不是没听说过,但是因为缺少实际的感受,郑氏集团里的骨干当初对是否要与黑尔合作,建立新式铸炮厂是有很大异议的――毕竟这笔开销太大了,势必会影响利润的分配。
郑芝凤不止一次的痛惜当初在讨论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如果炮厂能够早些日子投产,虽然不能扭转乾坤,至少也不会败得如此惨重,兄长也不会惨遭毒手,造成如今的分裂局面。
现在,他唯一的希望就在黑尔这里。郑芝凤的手下已经多次来往于马尼拉和金门之间,不仅带来了黑尔的书信,也带来了在黑尔工场和船坞里的所见所闻。这使得他不惜一切代价刷新军备的决心愈发强烈。
“作为当初的协议,我给您看一看这种火炮的威力。您就知道自己的花费是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