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投资几十亿(4 / 5)

加入书签

中午我去外面吃饭回来,刚走到大院门口,碰到黄华好像是要出去买啥东西,他把我拉到一边,神神秘秘的问我。

“宋秘书,你说现在市委、政府两大领导一把手是不是要走团结协作的路线呢。”

“干吗这样问啊。”

“你想啊,在跨江大桥事情上,邓书记一直不出面帮毛晓东,甚至想看毛晓东这个市长的笑话,我以为他们之间会继续斗争下去。可现在看来,在钢厂改制这件事情上面,市委市政府意见高度一致,就像是在钢厂的事情上面经过商量的。”

我笑了笑,说:“可能真的是经过商量的吧,这是大事,领导班子都不能在意见上保持一致,那几千工人的大厂子,能随便就改制啊。”

领导们视察了公司的生产区,物流区,就在大厅中,邓书记对岭南钢联有限责任公司今后的发展,给予了厚望,也对钢联公司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并且鼓舞钢联公司的领导班子,要对钢厂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黄总的带领下,几年后的钢厂,会是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岭南市民眼前。

这一点,全公司的人要相信市委、市政府领导们对钢厂的关心。要相信公司的领导层,有这方面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可以带领大家发展好钢联公司。

邓书记的讲话,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他对钢厂,也十分的关心,这次让元达集团来收购,这是最好的结局。元达集团会作为岭南市重点企业计划上市,上市以后,集团的发展会要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收购钢厂,增加了元达集团的上市筹码,有助于元达集团的上市。

在资金实力方面,管理能力方面,元达集团都会帮助钢厂走出眼前的难关,会让目前的钢厂起死回生,对两家公司都有好处。市政府出面,等于是帮两家企业做了一个媒人。

成功对钢厂进行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改制,新任市长毛晓东在岭南做成了他的第一件大事。不过,这件事情能够成功,也有邓洪波的帮助,光靠毛晓东这个市长,恐怕不会这么顺利。

“就是啊,以毛市长现在在岭南的这点威望,想要把一个几千工人的大厂改制,还不产生群众闹事事情,很难办到。在改制之前,采用舆论宣传、政策扶持创业都措施来看,都是邓书记的办事手法。所以,我怀疑这一次的改制,是得到邓书记的同意和支持的。有可能,就是在邓书记的一手操作下完成的。”

“领导们是咋个想的,连黄主任都没弄明白,我也更不敢去深想了。”

黄华也神秘的微笑了一下,说:“也对,我们不应该随便的去猜测领导的用意。宋秘书,我出去办点事情,就这样啊。”

“好的,黄主任,有空找个时间一起喝两杯啊。”

经过了这件事情,我在想,有人说邓洪波想搞专权,想把市政府的工作一把抓,但现在我觉得很多人都在误会邓洪波。就钢厂改制的这件事情,我觉得邓洪波就是站在全局意识的层面去处理问题,他并没有别人觉得他和毛市长之间存在矛盾,两人在这个问题上面不会达成一致。所以,钢厂改制,不会像想象的那么顺利。但结果呢,邓洪波是积极的支持市政府的工作,帮助钢厂成功的实现了国有企业的改制。

这个问题上,邓书记和毛晓东的决定是保持一致的,也因为这件事情,让岭南百姓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了这位新上市的毛市长。

顾全大局,不已谋取个人利益为前提,不去牺牲群众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这一点,在邓洪波的身上做得很好。

换了是别人,说不定在钢厂改制这件事情上面,就会利用这种机会大作文章,处处给新市长设置难题。但这次,邓洪波在对钢厂的问题上面,和毛市长在思想上是高度的一致。这一点,恐怕连毛市长本人都没有想到。

不要说我一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有点困惑,就连市政府秘书长黄华也跟我一样,市委、市政府处理钢厂这个问题上,也没有看明白。原本新来的毛市长和邓书记是存在一丝思路上的差异,两人有点意见不和,大家都觉得领导班子要搞权力斗争,市委书记邓洪波会仗着自己在岭南的优势,要去党政一把抓,成为岭南市真正的一号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