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节 施压(2 / 3)

加入书签

李沆一抬手,身边的王曾立即将一杯茶奉上,李沆这才慢吞吞的说道:“可以书中读到吕氏乎?这天下可止一个吕仲父?”

“明白,谢李公指点。”

李沆这几句话把刘安点醒了,什么正统,什么私通,一切都是利益。

李沆不但指点了李沆以利益为重解决高丽的宫变之事,也同时点醒了刘安,谁掌握利益集团,谁就有话语权,正统在拥有话语权的人手中。

刘安紧接又说道:“李公,我需要立即去幽州,这里的事情有劳李公了。”

刘安最担心的莫过于自己岳父作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保密了。

有多少不安定的因素。

刘安想了大半个晚上,提笔写了一份正式的公文让铁头派人送回汴梁。

刘安公文的内容是让汴梁把高丽的使节给自己送过来,高丽既然愿成为大宋的属国,那么新高丽王登基大宋总要派官员的,不如就让自己去。刘安这是打算亲自去看看,好心中有数。

自己岳父虽然告诉自己万无一失,但不亲自看到,刘安心里还是有些不安。

王曾这时说道:“岳父,子以为可否将识字率的标准再降低一些。”

李沆问道:“为何?”

王曾回答:“这天下与皇家与士大夫共治,士大夫多源自世家,以及大地主供养的所谓寒门子弟,这些人为官之后会反哺其宗家。儿八岁为孤,若非叔父以及宗族相助,莫说考中状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王曾说的明白,刘安动了别人的利益。所以王曾考虑对识字率的要求再降低,以免刺激到许多人。

李沆品了一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道:“太祖杀了八十八位五品以上的文官,先帝杀了四十三位五品以上的文官,官家是没杀过,你认为王钦若还能活?”

第二天一大清早,刘安天不亮就醒了,心里有事睡不安稳。

刘安到了李沆的住处。

“李公,朝堂上有公文给我,让我去幽州城与辽人商谈关于高丽宫变之事,

“恩,此事。”李沆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的诱因应该是高丽人派兵助辽,又大败,引起国内大贵族之变,其余的事情皆是借口。”

刘安坐在李沆身旁低声问:“李公,高丽王后私通大贵族,这么大的事情难道不是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