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田园美食香 第137节(2 / 5)

加入书签

田氏以前做月子的时候,就爱吃这口,后来因为住的离县城远,加上也不舍得,就很少吃了。既然这次是女儿的大婚,她一发狠,请人来家里炸馓子,就在田家院子里,支起一口柴锅,来炸馓子的是两个人,看样子是老夫妻两个,男的负责盘面,女的负责炸,面粉是主家提供的,他们只带了油锅跟工具。他们干起来倒也快,不过一个时辰左右,就炸了三箩筐的馓子。

炸完了馓子,田氏把钱算给他们,这买卖就算完了,那两个也就收拾东西,赶着驴车走了。

田家院里人也多,梁山子媳妇跟钱氏,她们都还在喂奶,闻见这馓子香,忍不住就想尝尝。田氏见大伙都饿了,便让她俩去下一锅糖水馓子。林氏在看着煮鸡蛋,这些都是家里的土鸡蛋,田家去年留不少母鸡过冬,可冬天鸡生蛋不多,他们几家就凑了些,总共怕是有两百多,煮熟了之后,还得浸一遍凉水,这样蛋壳就容易剥了,最后一步就是染红,可不能拿白壳鸡蛋给人吃,鸡难看。

李家那边不用这么多鸡蛋,只要够做菜就行了。

鸡蛋不多,林氏可舍不得叫他们每人拿一个吃,只叫梁氏跟钱氏剥了两个鸡蛋给自家小娃吃。

李元青也对他道了谢,便要跟麦芽走了。小六站在黄大全身边,一直把他俩送到门口。等他们走远了,小六若无其事的对黄大全道:“老板,明天你回去也行的,店里虽然忙,但我一个人也能照顾的过来。”

黄大全垂着头,也收起笑,转身往店里回,“不必了,我还是留在店里,为讨一顿饭,跑那么远的路,不值当!”

小六瞧着他有些落寞的背影,摇了摇,唉,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出了四方货栈,他们又经过秦语堂的药铺,也请他明天去喝喜酒,秦语堂满口答应下,他也想去看看黄氏的胎气。跟秦语堂简单聊了几句,李元青再不敢耽搁,赶着去置办瓜品点心,还买了二十个碗碟,省得再到别人家去借。还有菜,现在这个时节,市集上没有新鲜的蔬菜,不过麦芽瞧着,土豆、萝卜、还有白菜挺新鲜,这些有的是人家地窖里藏的,像这白菜,也是有的人家会种蔬菜,才可以把菜提前上市。

其次,李元青又去搬了半片猪肉,猪血旺,猪肝这些比较容易打理的肉食,明天客人多,要是弄猪大肠,光是清理起来,就得费老半天的劲。

梁氏胃口大,干了这么久的活,早就饿了。一得到命令,赶忙就去厨房烧开水,钱氏本来还不好意思的,人家准备的东西是要办喜宴用的,她们吃了算咋回事?

田氏笑道:“这东西备着了,那就是给大家吃的,多点少点的,都一样,赶快去烧吧,我也想吃哩!”其实,她也想过了,明天也没有多少人来,田家跟孙家亲戚都不多,只有村里的邻居们,要是算起来,也没多少。

梁氏也舍得,下了一大锅的馓子。馓子容易熟,在滚水里烫发一下就能吃了,泡的太软,反而还不好吃了。

“都来吃馓子哦!”梁氏在厨房里,一边盛馓子,一边吆喝。

等他俩赶着板车回去时,都已经过中午了,路上,也没吃饭,到了家之后,麦芽炒了蛋炒饭,垫吧一下。

明天就是正期,田家院子里都快忙翻了,李元青把买来的半片猪肉,都拉到自己家去了。倒不是因为他小气,实在是因为,明天他家是主家,按着他们家的风俗,只在女方家吃早饭,然后上午的时候就要把新娘子接过来,都在男方家里开席。

而女方家这边,只需要管一顿早饭即可。田氏本家不在这里,所以她就想按着自己的习惯,早饭下馓子外加煮鸡蛋,是甜口的。

馓子就是一种用油炸出来的面食,那面团被拉成细条,前面一半跟做面条差不多,等拉长之后,再搁进油锅里炸,炸成酥脆的口感,要是密封好的话,可以放上一两个月,都能保持这个口感。

吃的时候,只要拿出来,下在滚水里,很快捞出,咸甜口味都很好吃。有些生娃的人家,也会在早上煮馓子汤,加上鸡蛋跟红糖,图个甜口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