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9章功过之说(3 / 6)

加入书签

一码归一码,对事不对人。

这种习惯,就算是到了后世,在斐潜任职的公司之中,依旧存在。

新一任领导者一来,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否决上一任的措施,即便是表面上说一些上一任的好话的,表示自己会继承和发扬什么的,但是很快就会发现其实上一任做的事情,很快就被当前这一任的领导者给撤销和推翻了。

原本开拓进行了一半,甚至即将成功的分部被裁,人员被调动,然后所有前期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全数打水漂,裁撤的理由千万条,但是实际上真实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上一任的功勋,而不是现在这一任的。

浪费?

谁在乎?

商纣王废除奴隶殉葬制,开始了解放奴隶的进程,同时他也征服了东夷,免除了东夷对殷商造成的祸患,最为重要的,纣王讨伐南蛮,将华夏版图成功的扩大到了长江流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

当然,帝辛这么做,也未必是为了华夏百姓,而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

帝辛首先颁布政令,明确规定政教分离,但这就彻底得罪了神权集团。由于改革遭受旧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这些家伙都撂挑子不干活了,帝辛于是干脆任命非奴隶出身的下等阶层的人和奴隶来担任政府各级官吏,打破了贵族世袭控制的局面,让社会出现了阶层流动。

是不是跟大汉当下很相似?

此外,作为华夏基础版图的奠基者,帝辛功不可没。

就连周王都觉得自己攻下了商,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赶快将四周的诸侯一分封,表示大家都不要抢啊,我只要这一块,其他的你们都拿走,将原本更早会形成大一统的华夏,生生给拖了八百年。所以若是这么一算,从周王讨伐纣王开始,这种抹黑上一任的习惯,导致了华夏几千年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因此,这个黑上任的习惯,真的不怎么样。

鲁迅不是说了么,要拿来主义,然后还有一个被星星星的屏蔽了名字的人,说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斐潜觉得,这个黑上任的习惯,就是糟粕。

如今斐潜标明的态度,就是吕布开拓西域有功,这个功勋就是吕布的,不能因为他当下在西域之中的混乱作为,就表示西域的功勋没吕布的什么事了……

周王朝的分封,其实更多的是守旧,而被黑成翔的商朝,反而是一部商人与周边民族的战争史。商朝一直都在开疆辟土,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帝辛。在纣王期间,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南地区,长江流域也是在帝辛时期,成为了中原文明下的一员。

只不过是纣王帝辛战争太频繁了,导致国内负担过重,和后来的杨广有些相似。

不仅是周王黑纣王,在后世之中,黑纣王最凶的,当然是封神演义,这本书一出,就算是将纣王盖棺定论了。

虽然说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败者的历史多是由胜者写的,但是从周王开始,确实给后面的统治者带歪了路。

从古到今每一个颠覆者在打倒对手之前,都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然后绞尽脑汁要说现任的种种不好。所以周王比任何人都想妖魔化帝辛。在起兵灭商之处,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是有道伐无道,他翻遍了帝辛的祖宗八辈,最后连鬼神的主意都想到了,最后才给纣王帝辛罗列了六条罪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