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8章大小矛盾仁义礼(4 / 6)

加入书签

以至于当时的统治阶层有了太多的选择,结果产生了各种选择综合征。

老子的路太难,孔子的路太硬,墨子的路太穷……

挑挑拣拣一番,七国瞄着自己,也瞄着旁人,然后试探的走各自的路。

有系统,有外挂,终究还是要人去用不是么?

而且还有猪队友。

陈铭将信将疑,但是对于他来说,如果真的韦康能够搬倒谯并,他并不在意追打一下落水狗,跳起来给谯并踹上一脚,然后再砸上几块石头。

似乎一切都在平静当中……

在另外一边,谯并本人虽说知晓了一部分家族之事后,嗯,确实只有一部分,到现在为止,谯并依旧以为他家族里面的事情还没有爆发,还存有侥幸的心态。或许正是这种侥幸的心态影响之下,谯并甚至表现得比平日里面还要更加的勤勉,这些日子以来不辞辛苦、不惜心力,为授经大典之事尽心尽力、事事参谋,恨不能将所有的事项都办得妥妥当当的。

在这些事情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从《道德经》里面寻找出合适的句子,变成恰当的仪式……

这其实有些麻烦。

明明这里大杀特杀,那边则是大宋特宋……

就像是谯并,在很辛苦的从道德经里面寻找出和当下相符合的礼仪规范,又从诗经和论语当中去印证其正确性,但是家里面的猪队友在他不断努力的时候,已经开始送人头了。

而在长安,谯并还在憋着一口气努力推塔。

要将道德经和上古之礼联合起来制定出『授经大典』,有两座塔是要推倒的,一座是老子的,一座是孔子的。

在老子的《道德经》当中,对于『礼』是比较贬低的,和孔子儒家推崇『礼』,有很大的不同。

谯并觉得麻烦的原因,是因为老子的核心观念和推崇礼仪的孔子派系,是有些矛盾的。

要以『大典』这样的隆重礼仪来授精,呸,授经,其实确实有些与老子的原本之意相违背。

华夏最早,几近于开挂的。

很多人以为乌托邦的社会理想是西方的思潮,但是实际上老子的思想之中很早就提出了这一点。老子认为社会的最高境界,就是所有人都『上德』。所谓上德自然是没有什么私欲,一切都为了公众,为了所有的人。这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就和乌托邦非常相似了。

所以,很有意思的就是,其实华夏在诸子百家之时,有很多思想都已经萌芽,老子,孔子,墨子等等,华夏当时就像是开了挂一样,提前站在了有着无数岔道的路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