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皮皮书吧pipi180.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顺治年间,老京城实行的是“满汉分城居住”,琉璃厂恰巧就在外城的西部,汉族官员们都住在附近,自然全国各地的会馆都建在附近。
官员多了,赶考的举子多了,这附近就有了书市。
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使琉璃厂成了“京都雅游之所”。
尽管日后潘家园旧货市场全国交易量最高,要掏真正的精品,还是得往琉璃厂。祁震山瞧中的那地方,恰巧就在琉璃厂入口处,本是一国有单位的宿舍楼,随着京城扩建,琉璃厂所在的宣武区成了四个中心城区之一,厂子都要往城外迁,宿舍楼自然是废弃了。
废弃的楼,可人家占据着内城区的地皮呢。
不过几亩地,外地商人想买卖,简直是白日做梦,现在私有资本才刚刚兴起,远不到能冲击国有单位的地步,国企的牛气,宝镜不用想都能猜到。
这块地位置太好了,买下来改造重建,简直是占据了琉璃厂入口处的黄金位置。
宝镜舍不得放弃,那就只有和于烨两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