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大学(1 / 3)

加入书签

至少四成以上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变成了四眼仔。

雍方茹道:“大堂哥,你来这里,真没别的事吧?”

乔羽摇头道:“没有,就是来看看东山大学怎么样。”

他卧底来的,不能告诉他们实情,否则肯定会多加防范。

这么做有点贱,但反正今天救了他们,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比赛是下午三点半开始,乔羽看了看时间,现在一点四十二,还有一个半小时多点的时间。?

“你们不上课吗?”今天又不是周末,乔羽疑惑地看向乔奇等人。

乔奇回道:“不是周末又不是不能出去,我们学校管理不是很严,只要不是太过分,老师一般会睁一眼闭一只眼。今天不是唐哥在嘛,所以就出来了。”

乔羽点了点头,东山附二的管理模式和洛城实验有些相似,都是比较宽松的,听说国外的高中也是如此,基本靠自律了。

前些年严酷苛刻的老师蹲在课堂上、除了学习就是学习的模式已经变成了过去式,教育部在现那种模式即便能够快制造出一大批适合社会需要的人,但其中人才的占比小得惊人。

其实在他乔羽看来,不管他们什么战术,只要他自己的手感不会凭空消失,东大附二没有出线的可能。

乔羽最近也在揣测,自己的书法、绘画、篮球能力是不是像游戏中的技能书一样,一旦有了,就再也不会消散了。

但是这些技能怎么蹦出来的,却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原因了。

雍方茹道:“东山大学的音乐系就在我们旁边的这个校区中,大堂哥,反正现在有时间,我们带你过去溜达溜达吧。”

“好啊!”乔羽满口答应。

批量生产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会思考的机器。

那一批的学生对自己高中的回忆相当统一,归结为八字真言:除了学习,就是考试。

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考不胜考。

在当时的情况下,蹲着厕所看单词、看试题的例子不胜枚举,夜间趴在床上拿着手电筒看书——把视网膜看到脱落的人更是屡见不鲜。

这种生产线的模式也是有不少好处的,比如说拉到了眼镜业的迅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