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争风(1 / 3)

加入书签

李续春双手奉上前,负责收礼的是孟孝之的二子孟守誉,今年也已经五十,忙摆手道:

“李老师,你这礼物太贵重了。”

“诶~没啥贵重的。”李续春道:“老院士做了这么多贡献,一副墨宝算的了什么,能让老院士八十大寿上多笑上那么两声,我的心愿也就达成了。”

“不是永历的真迹?这才对了。”

“我早听闻这首《飞雪》失传了,怎么可能出现在李老师的手上?”

“永历的哪一幅墨宝不价值几千万?即便真的有,也没有几个人会拿来送礼啊!”

“这倒也是。”

一群文人墨客议论纷纷,长吁短叹,声小了后,李续春不紧不慢地说道:

听到前面的惊呼声,文院士也是忍不住有些动容。

文人离不开笔墨纸砚,逃不了诗词歌赋,这些,又和书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文人可以不是书法家,但一定对书法有研究。甭管是名气大的还是名气小的,哪个家里没有几幅墨宝?

永历皇帝是历史上封朝一位相当有名的皇帝,在封朝中落的时候通过几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其再次推向繁荣,史称“永历中兴”。

除了卓越的治国才能,永历皇帝的私人生活过得也是颇为精彩,数次微服私访,娶了两名民间的女子为妃,留下了不少野史轶事。

“虽非永历真迹,但却是洪元的真迹!”

众人听了,再次议论感慨。

洪元是永历皇帝的孙子,也是封朝的一位皇帝,一生稀疏平庸,没有多少亮点,让世人记住他的,也是他的书法。

后人提起他,多是说他得到了永历的书法真传。

《飞雪》这幅字画是洪元所书,价值上自然大打折扣,但是也绝非普通的墨宝所能比拟,拿到拍卖会上,至少也是五百万起步。

而对文人而言,永历皇帝最有名的,不是他对历史的贡献或者是个人传奇带来的可以引述的典故,而是他自成一体的书法!

后人称之为——永体字!

只是可惜,因为永历皇帝的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八年多年,年代久远,在历经几次历史动荡后,到了现在,他的真迹作品,只剩下了不到十件。

李续春将祖上传下来的字画收起来,摇头微笑道:“这件不是真迹。”

他就是刚才说的“李老师”,是江南李家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