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引导(3 / 3)

加入书签

此外还有一个特se种植项目,就是香椿的种植,这也是省城农业学院的专家提议考虑的项目。

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医食兼得的蔬菜。

杨学斌准备把这个项目交给凌安乡来进行,如果一切顺利,初期就能每年采摘三批香椿鲜叶,预计在二十万斤左右,一年可获一百万元的收入。

这对于一向都穷得叮当响的凌安乡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金娃娃,早就嗷嗷叫着要上这个项目了。

除去这些之外,杨学斌根据专家的建议,以后还准备在皇明县进行毛竹、中药材、金银花、葡萄、苗木等等特se种植。

其实类似于前面杨学斌所提倡的特se养殖山鸡的产业,特se农业的关键点就在于‘特’。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对于发展特se农业来讲,也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行。

此外特se农业的根本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只能落个劳民伤财的后果。

根据皇明县本身的地理环境,还有天气自然等条件,杨学斌在请省城农业学院的专家实地考察之后,制定出来皇明县特se农业发展方向。

就在南方市的时候,杨学斌就和这位周火焕进行过沟通,双方达成一些共识。这次来到皇明县进行实地考察,只要政策等各个条件合适,他就会进行投资。

本身皇明县就是多山丘陵的地带,单纯耕种的话,产出不多,农民生活困苦,用来进行特se种植最好。

而且专家也进行过考察,如果集中全县的适合特se种植的地段,面积差不多能有三十多万亩,能够实现增收一亿六千万多元。

杨学斌已经打定主意,借着此次投资商投资的机会,要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特se种植,在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调动起种植户的积极xing,由此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根据杨学斌请专家所制定出来的规划,皇明县的各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se农业侧重点,比如说大湾乡的白塔村就是要发展草莓特se种植。

本身这个村子就有这方面的基础,也有相应的技术积累,可是受限于资金以及销路问题,还有就是基本上都是散户,形成不了规模效应,达不到最佳的收益。

杨学斌就考虑到引进投资,加大特se种植的地段,引导大湾乡的农民们向特节期间草莓很好销,价格也很好,每斤可以卖到近十五元,收益相当的可观,只是因为村民参加种植的还不多,受益的村民只是少数,所以杨学斌就准备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至于销路问题,除去这位周火焕可以消化掉一部分之外,家里开着超市的杜致南,也是对这个项目持欢迎的态度。

再加上只要规模上来了,自然就会有收购的商家上门,村民们可以在家里直接出售,如此就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