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信服(3 / 4)

加入书签

所以现在他就是在努力学习提高自己,从而找到一条最适合华夏发展的道路,避免一些弯路。

这次在党校的学习的机会,杨学斌特别珍惜,再加上距离李华堂老师近了,有很多的问题可以直接请教。

至于顾雁琳帮助也是不小,特别是在杨学斌薄弱的理论知识上面,她是完全当得起老师的这个职责。

杨学斌就是在她的帮助之下,在理论方面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也更加能够清楚理解党的宗旨。

眼下杨学斌手里的这个大部头书籍,其实就是李华堂教授所推荐的,也是最近才由美利国那边引进过来的。

可是有一点却不能不让人重视,那就是世界其他的国家学习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就没有一个能够成功的。

远的不说,就说北方的这个邻居吧,自从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折腾之后,目前正处于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休克疗法’之中。

当然结果就是,整个国家开始快速的衰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国家经济已经全面崩溃,‘休克’到真正的死亡,也只是一线之间的事情。

而美利国那些西方国家哪?则是借此捞取了大量好处,甚至可以说是搬空了这个国家的家底也不为过。

所以说,西方的有些经济哲学只是利己,也只适合他们国家的情况。

之所以起来象块砖头似的,就在于还是双语对照的,而且在翻译方面其实还有不少的问题,杨学斌起来也觉得吃力,可也只能一点点的硬啃。

至于杨学斌床头的那个书橱里面,还有不少类似的书籍,大都是经济类以及政经类的专业书籍,甚至于还有几本是英德原装版本的,杨学斌对照着字典得都是特别的吃力。

无论如何,今后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想要改变李华堂教授的一些法和认知,想要树立自己成为擅长经济类的官员形象,现在的这种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以后也得不停的学习提高自己,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在目前的大环境当中完成杨学斌的理想。

“兄弟,你也别书了,今天哥哥我请客,咱们出去吃饭。”张亚东说道。

做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华夏,并不完全适用于这些经济规则,只能根据自己国家的现实情况进行经济发展。

有的时候,听到‘国情’两个字,就会有人觉得想吐,可仔细想一想,实情也就是如此。

华夏有着自己独有的国情,改开也是世界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物,没有经验可以遵循,只能一步步慢慢来。

好就好在,杨学斌重生了,对于今后的十几年二十年,有着直观的认识。

可要说这样他就能够直接变身成为经济学家了,也是根本不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