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扩张与投资(1 / 3)

加入书签

趁着上菜的空挡,魏晋将工作室目前的主要板块和效益,以及未来的规划向他详细介绍。

要留住人才,必须要给他画饼,但又不能仅仅只是画饼,所以展示工作室营收很有必要。

本来一开始,陈志明只是碍于面子前来赴约,也没想过一个大二学生能做出什么事业,但了解到魏晋工作室不到半年时间营收超过两千万,便收起了轻视之心,端正态度。

今天是两人初次见面,来到约好的饭店包厢,陈志明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魏晋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自己提前十分钟到了,这人看样子来的更早,魏晋心理稍微有了底,第一印象不错。

“陈先生,不好意思,我来晚了。”魏晋进门打招呼道:

“魏晋是吧?来来来,请坐,一点不晚,我也是刚到,哈哈......”

陈志明笑着从椅子上起身招呼魏晋入座。

随着时间进入2004年,魏晋的一些计划也逐步提上日程。

首先是工作室业务扩张,魏晋打算涉足电视剧投资制作领域。

自2002年十六大召开,文化产业被政府明确纳入了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格局,电视业开始了破冰之旅。

这一时期,电视剧创作艺术日趋成熟,大众文化的趣味性和艺术作品的专业性开始相容,造就了国产电视剧多元创造的新格局,正是内地电视剧蓬勃发展的时候,只要工作室前期能够顺利参与几款爆款电视剧,就足以在行业立足。

待制作经验和班底成熟之后,辅以魏晋脑中的想法,完全可以自己主导爆款项目,彻底打响名气,成为行业新贵。

魏晋入座后便开始打量起这人,一米七几的个子,中等身材,一身休闲装,一头精干的短发,面容儒雅,笑起来有几分平易近人。

“也别叫我陈先生,叫我老陈,或者陈哥都可以,别见外,我和你老师姜维可是差点拜把子。”

陈志明微笑道:

“好啊,那我就叫你老陈了,咱们也别客气,先点吃的,边吃边聊。”

魏晋也笑着回应,今天见面的内容双方都很清楚,叫了服务员,点了菜,两人开始寒暄。

而影视行业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封闭的圈子,魏晋没有习惯伏低做小,他要自成一派。

当务之急是招募影视剧相关人才,通过姜维老师的关系,介绍了一个资深圈里人。

这人叫陈志明,65年出生,父母都在北影厂工作,算起来还是北影子弟。

高中毕业以后就在北影厂上班,一步步从基层升上来,电影方面各种业务还是比较熟悉,参与过许多厂里的项目。

国营制片厂改制之后,加入了民营公司,又从电视剧领域做起,和各大地方卫视关系不浅,在京城影视圈也有着自己的人脉,为人也很和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